从化 ● 荔枝开放大数据平台 返回主界面     管理后台
荔枝瘿螨
特性:
[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 一年发生10余代。
      (2)越冬及初次虫源: 以成螨或若螨在毛瘿中越冬。
      (3)发生因素: ①气候因素。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降水量较多,相对湿度在80%以上,加上新梢抽发多时,瘿螨种群数量上升,为害加重,但遇台风雨或暴雨冲刷,螨口密度则降低。②栽培因素。一般栽培管理粗放的果园,树势弱,植株生长不良,枝条过密,被害较严重。瘿螨不喜欢太用光直射,故树冠下部及中部受害较重。③天敌。主要的天敌有卵形真绥螨、具瘤神蕊螨、尼氏真绥螨、江原纯绥螨、夏威夷植绥螨等。在广州,卵形真绥螨种群数量大,是控制荔枝瘿螨的优势种,并且易于人工大量繁殖,大有利用前景。夏威夷植绥螨和具瘤神蕊螨发生数量也较多。
[形态]
      (1)成螨:体极微小,长0.12~0.16mm,宽0.028~0.050mm,乳白色或淡黄色前体近三角形,表面光滑,具刚毛2根、足2对,伸向前方,足的基节、股节、胫节及膝节上各具刚毛1根,无放射状毛后体密生环纹,背、腹环数不一,背面66环,腹面54环,体末端渐细,臀部具长毛2根,末端具伪足1对,生殖板表面光滑,位于第5至7环纹之间,半椭圆形。
      (2)卵:球形,光滑,直径0.068~0.087mm初产时无色透明,后逐渐变为乳白色,近孵化时淡红色。
      (3)若螨:末龄若螨体长0.10~0.11mm,形似成螨后体环纹不明显,尾端尖细,不具生殖板。
[习性]
      初孵若螨在嫩叶背面或花穗上取食,被害处在5~7天后便出现黄绿色斑块,上生稀疏、白色半透明茸毛,12~15天后,斑块逐渐扩展,茸毛增多且变为浅黄白色,随后茸毛密集而依次变为黄褐色、红褐色、深褐色成螨、若螨分散生活在毛瘿中,毛瘿形成初期,只在毛瘿基部爬行,后期茸毛密而长,便在茸毛间上下蠕动爬行时虫体成拱形,腹末伪足抵住物体表面取食时,虫体位置与叶面垂直早晚温度较低时,不太活动,中午温度升高,则在茸毛中爬行。
 
危害: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荔枝叶片,其次为害花穗、嫩茎及果实以成螨、若螨吸食寄主汁液,引起为害部位畸变,形成毛瘿毛瘿内的寄主组织因受刺激而产生灰白茸毛,以后逐渐变成黄褐色、红褐色至深褐色,形似毛毡状被害叶片毛瘿表面失去光泽,凹凸不平,甚至肿胀、扭曲花器受害,器官膨大,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幼果被害,极易脱落,影响荔枝产量成果被害,果面布满凹凸不平的褐色斑块,影响果实品质
 
治理:
(1)农业防治
      采果后剪除被害枝叶、弱枝、过密枝、荫蔽枝和枯枝,集中烧毁,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虫源。搞好常规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控制冬梢抽发,恶化和中断食料来源,减少越冬虫源,从根本上提高抗御能力,控制为害。
(2)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中的捕食螨等天敌,控制瘿螨发生数量具有积极作用。
(3)药剂防治
      冬季剪除病虫枝叶后,喷石硫合剂1 000倍液一次,4月中下旬喷一次尼索朗+敌百虫;7月中下旬喷一次尼索朗+40%水胺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尼索朗+40%氧乐果乳油1 000倍液等。
主办单位: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
备案:粤ICP备16074627号-1
技术支持:广州海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