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 ● 荔枝开放大数据平台 返回主界面     管理后台
荔枝煤烟病
特性:
[病原]
      此病病原菌有多种,除小煤炱属为纯寄生外,其余各属为表面附生菌。病菌形态各异,但菌丝体为暗褐色,在寄主表面形成无性和有性繁殖体。子囊孢子暗褐色或无色,有一至数个分隔;闭囊壳有柄或无柄,壳外有或无附属丝和刚毛。煤炱菌(Capnodiunsp.)的菌丝为丝状,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无色。菌丝丛中密生有筒形或近棒形的分生孢子器,其端部较膨大,圆形,暗褐色,在膨大部位着生分生孢子器。子囊壳球形或扁球形,膜质,暗色,子囊壳顶部具孔口,表生刚毛。子囊棍棒形,内生8个子囊孢子,孢子长椭圆形,有纵横隔膜,褐色。
[侵染]
      此病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闭囊壳等在病部越冬。翌年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出孢子,并借风雨传播至寄主(荔枝树)上,以介壳虫、白蛾蜡蝉、粉虱、叶瘿螨等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生长繁殖,并辗转传播侵染为害。凡有上述害虫发生为害普遍和严重的果园,有利于此病侵害流行。
[发生规律]
      可全年发生,以5~8月发病较重。蚜虫、介壳虫和粉虱等昆虫为害严重的果园,此病发生重。
 
危害:
[为害症状]
      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在表面形成黑色霉层。病树长势衰弱,叶片卷曲脱落,花少果小。果实着色不好、品质差。
 
治理:
(1)农业防治
      加强果园管理,坚持合理施肥,适度修剪,清洁果园,以利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减少发病。
(2)药剂防治
      ①用药防治介壳虫、白蛾蜡蝉、粉虱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减少发病因素。
      ②对发病较重的果园,掌握在发病初期,连续用药2次,相隔10天左右喷1次。选用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后的600~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0.3﹪~0.5﹪波尔多液等。
主办单位: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
备案:粤ICP备16074627号-1
技术支持:广州海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