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 ● 荔枝开放大数据平台 返回主界面     管理后台
探秘荔枝开花结实的关键钥匙之——植物生长调节剂
2021-08-16                 阅 330


    截止到2021年3月,我国在荔枝上登记的农药共49种,其中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13种。分别是:多效唑、乙氧氟草醚、芸苔素内酯、24-表芸苔素内酯、28-表高芸苔素内酯、22、23、24-表芸苔素内酯、对氯苯氧乙酸钠、赤霉酸、赤霉酸A4+A7、氟节胺、萘乙酸、乙烯利和复硝酚钠。

    按根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类型,可以分为: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乙烯类、脱落酸类、甾醇类、植物生长抑制物质类等。根据针对的不同部位和物候,可分为疏花疏果、保花保果、防裂、促根、抑制枝梢生长等。

    赤霉酸是贝壳杉烯类生长调节剂,荔枝上常用的包括:赤霉酸、赤霉酸A4+A7,均已完成在荔枝生产上的农药登记。赤霉酸类调节剂可提高细胞膜透性,促进细胞生长和伸长,加快植株内同化物和贮藏物的流动,可促进果实生长,减少落花落果,多用于荔枝果期保果。使用时应注意避免浓度过高而导致徒长。


赤霉素的应用规范

名称 赤霉酸 赤霉酸A4+A7

制剂 40%可溶粉剂 0.398%水剂*

使用浓度

(毫克/千克) 30~40 2.4875~4.975

稀释倍数 10000~13333 1200~2000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2 _

安全间隔期(天) 10 初花期或幼果期用。

推荐最大残留限量(毫克/千克) 未颁布限量标准。 未颁布限量标准。

混用禁忌 不能与碱性药剂或农药混用。 不能与碱性药剂或农药混用。

用药注意事项 气温高于30℃或低于18℃不宜施用,严禁烈日下用药,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需补喷。 气温高于30℃或低于18℃不宜施用,严禁烈日下用药,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需补喷。

注:农药制剂后标*表示本数据来源于农药混剂登记资料。


    芸苔素内酯是甾醇类植物激素,具有内吸传导性,可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促进根系发达,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作物对肥料的吸收,辅助作物劣势部分良好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作用特点。主要为水剂。已在荔枝上登记使用的甾醇类调节剂包括:芸苔素内酯、24-表芸苔素内酯、28-表高芸苔素内酯、22、23、24-表芸苔素内酯



芸苔素内酯的应用规范

名称 芸苔素内酯 24-表芸苔素内酯

制剂 0.01%可溶液剂 0.01%可溶液剂

使用浓度

(毫克/千克) 0.03~0.04 0.02~0.04

稀释倍数 2500~3333 2500~5000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3 3

安全间隔期(天) 可在始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使用。 可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

推荐最大残留限量(毫克/千克) 未颁布限量标准。 未颁布限量标准。

混用禁忌 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可以与表面活性剂、肥料、杀菌剂、杀虫剂混用,起到增效作用。 混配性好,可与赤霉酸、吲哚乙酸等调节剂混用;不可与波尔多液、石硫合计等碱性药剂混用。

用药注意事项 宜在晴朗、无风天气施用,最好在上午10点以前、下午3点以后施用,喷药后6小时内下雨要重喷。 宜在晴朗、无风、凉爽天气施药,大风天和降雨前不施药,预计4小时内下雨不施药。

名称 28-表高芸苔素内酯 22、23、24-表芸苔素内酯

制剂 0.0016%水剂 0.0066%可溶液剂*

使用浓度

(毫克/千克) 0.016~0.02 0.132~0.264

稀释倍数 800~1000 250~500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 3

安全间隔期(天) 可在初花期或幼果期使用。 可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1次。

推荐最大残留限量(毫克/千克) 未颁布限量标准。 未颁布限量标准。

混用禁忌 不可与强碱性药剂混用;建议与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交替使用。 不能与碱性药剂或农药混用。

用药注意事项 避免在强光下施用,施药6小时内遇雨需重喷;配合硼肥、钾肥施用,加强肥水管理,效果更佳。 宜在晴朗、无风天气施用;配合肥水管理施用,效果更佳。

注:农药制剂后标*表示本数据来源于农药混剂登记资料。


乙烯利

乙烯利是荔枝生产中常用的乙烯类调节剂。具有内吸传导性。可以促进有机物质的转化,加速成熟。在荔枝生产上主要用于杀梢和疏花疏果。

乙烯利的应用规范

名称 乙烯利

制剂 9.5%水剂*

使用浓度

(毫克/千克) 79.1~95

稀释倍数 1000~1200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1

安全间隔期(天) 多用于杀梢和疏花疏果。

推荐最大残留限量(毫克/千克) 2

混用禁忌 不能与碱性药剂或农药混用。

用药注意事项 施用10天内不宜施肥或喷除草剂;宜在晴朗无风天气用药;温度在16-32℃使用效果最好;气温超过30℃时加大兑水量0.5-1倍;施用6小时内遇雨需要补喷;随配随用,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药。

注:农药制剂后标*表示本数据来源于农药混剂登记资料。


多效唑

多效唑是一种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矮化植株、促进花芽形成、增加分蘖。在荔枝生产中具有控梢促花、提高坐果率,改善品质的特点。

多效唑的应用规范

名称 多效唑

制剂 25%悬浮剂

使用浓度

(毫克/千克) 312.5~416.7

稀释倍数 600~800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1

安全间隔期(天) 梢期和开花前施用。

推荐最大残留限量(毫克/千克) 0.5

混用禁忌 不能与铜制剂、酸性药剂混用。

用药注意事项 施用超量时对植物生长抑制过度,可增施氮肥或赤霉素解救;使用适期应是开花之前;植株生长不良时不能施用,气温低时少施;施用时应同时加强肥水管理。


萘乙酸

    萘乙酸是有机萘类生长调节剂,具有内吸传导性。促进细胞分裂、伸长、扩大,诱导组织分化,提高细胞膜透性,诱导不定根形成,可以促进花芽分化、改变雌雄花比例,提高坐果率等作用。施药后花穗末端干枯,可使在原花穗基部抽出短壮的侧花穗;是荔枝杀梢促花的良好药剂。

萘乙酸的应用规范

名称 萘乙酸

制剂 0.5%水剂*

使用浓度

(毫克/千克) 4.2~5

稀释倍数 1000~1200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1

安全间隔期(天) 用于杀梢促花。

推荐最大残留限量(毫克/千克) 0.05

混用禁忌 不能与酸性或碱性药剂或农药混用。

用药注意事项 开花坐果期不宜施用;与叶面肥、微肥配用效果好。

注:农药制剂后标*表示本数据来源于农药混剂登记资料。


复酚钠

    复硝酚钠能迅速渗透到植物体内,促进细胞原生质流动,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有利于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促进花芽形成、提早开花和果实增重,防止落花落果、改良植物产品的品质等作用,尤其是能促进花粉管的伸长,帮助受精结实的作用明显。

复硝酚钠的应用规范

名称 复硝酚钠

制剂 1.8%水剂

使用浓度

(毫克/千克) 7.2~9

稀释倍数 2000~2500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2

安全间隔期(天) 7

推荐最大残留限量(毫克/千克) 未颁布限量标准。

混用禁忌 可以与一般的农药和肥料混用。

用药注意事项 宜在上午8~10时,下午3~5时喷施;避免温度低于15℃或预计6小时内降雨时施用。

对氯苯氧乙酸钠

    对氯苯氧乙酸钠是苯氧类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蛋白质和细胞壁的形成以及促进核酸代谢、生物合成和生物转移,不仅能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加快果实生长速度、提前成熟,还能达到改善果实品质的目的。

对氯苯氧乙酸钠的应用规范

名称 对氯苯氧乙酸钠

制剂 8%可溶粉剂

使用浓度

(毫克/千克) 10~16

稀释倍数 500~800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2

安全间隔期(天) 谢花末期使用。

推荐最大残留限量(毫克/千克) 未颁布限量标准。

混用禁忌 不能与碱性药剂或农药混用。

用药注意事项 避免在高温烈日及阴雨天施药,以防药害。


乙氧氟草醚

    属于含氟苯醚类生长调节剂,用于荔枝秋梢老熟后杀冬梢。对抽出3-8厘米长的冬梢嫩梢杀梢效果好。

乙氧氟草醚的应用规范

名称 乙氧氟草醚

制剂 3%水乳剂

使用浓度

(毫克/千克) 18.75~25

稀释倍数 1200~1600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1

安全间隔期(天) 杀梢作用。

推荐最大残留限量(毫克/千克) 未颁布限量标准。

用药注意事项 严格控制施药剂量;迟花树、弱树不宜施用;花穗期、果期禁止使用。

氟节胺

    氟节胺是硝基苯类生长调节剂,可抑制分生细胞的分裂、生长,可抑制叶芽的生长,控制新梢萌发。对2.5厘米以上的叶芽抑制效果差。

氟节胺的应用规范

名称 氟节胺

制剂 25%悬浮剂

使用浓度

(毫克/千克) 250~333.3

稀释倍数 750~1000

每季最多使用次数 1

安全间隔期(天) 秋梢老熟而冬梢未出时施用。

推荐最大残留限量(毫克/千克) 未颁布限量标准。

混用禁忌 混配性差,建议单用,但与多效唑混用可大大提高药效。

用药注意事项 用药后7天内避免喷施叶面肥、赤霉酸和铜制剂;施药应选晴天、早晚气温低、无风时进行;用药后2小时无降雨即可奏效。


荔枝生长调节剂施用要点

科学合理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荔枝的稳产、增产、品质改善和抗逆性的提高。但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往往受环境和不同树体影响较大,使用时需慎重,在确有把握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不良气候时慎重施用

    荔枝生产中的调节剂施用一般选择晴朗、无风、早晚较凉爽时施药,当气候干旱、烈日当空、气温过高或过低时慎用,如生产上确需施用,在高温干旱等不良天气下应降低浓度施用,尽量避开不良气候施药,中午烈日下勿施用。



注意观察树体情况

荔枝树体较弱或营养不良时慎用生长调节剂,应优先采取肥水管理的方式恢复树势。


配合树体营养管理效果更佳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是以外源激素的形式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速度,其效果的体现需要健壮的树体状态和丰富全面的营养物质支撑,在使用调节剂的同时,配合树体营养的调节效果更为明显和向好。


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要求施药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推荐剂量下施用一般不易产生药害,过量施用会给植株或药剂作用部位造成许多不可逆转的伤害,用量过低则效果差。


施用前先试用很重要

无论选用自配调节剂还是市售商品调节剂,先用少量植株试用观察很重要。少量施用后确保无不良影响后再大面积施用。


主办单位: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
备案:粤ICP备16074627号-1
技术支持:广州海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IE9.0或以上浏览器访问